我院炎症性肠病科研团队发现新型抗肠炎植物药物

发布时间:2024-01-01   信息来源:暂无

  近日,我院炎症性肠病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提取单体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AA)具有保护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样肠炎的药用价值。AA主要来源于胡桃科植物,该研究显示其可能通过调控宿主肠道菌群以及保护肠屏障功能等途径改善CD模型小鼠结肠炎症。相关研究成果以“Arjunolic acid protects the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ameliorating Crohn’s disease-like colitis by restoring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inactivating TLR4 signalling”为题发表在国际植物药学领域权威期刊《Phytomedicine》(中科院一区、JCR一区,TOP期刊)。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该研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胡建国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张紫凝、左芦根、宋雪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静、耿志军、王月月、张小凤、葛思堂和王炼等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值得提出的是,本文排序第一作者为团队本科生骨干张紫凝。

图片


文章图片摘要(Graphical Abstract)   


    肠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和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CD肠屏障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Il-10- /-小鼠构建CD动物模型,证明AA干预可改善小鼠CD样结肠炎和肠屏障功能。肠道菌群16s测序分析结果显示AA增加了Il-10- /-小鼠肠道菌群中与短链脂肪酸代谢物产生相关的细菌丰度。进一步通过粪菌移植实验证实移植经AA治疗的小鼠粪便可改善Il-10- /-小鼠的肠道炎症和肠屏障功能。体外研究证实AA通过抑制LPS诱导小鼠结肠类器官中TLR4/MyD88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了肠上皮细胞的凋亡。该研究发现并揭示了AA CD样结肠炎小鼠的肠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并提出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AA拮抗肠上皮细胞凋亡和调控肠道菌群有关,本研究成果有望为CD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

    我院炎症性肠病研究团队依托炎症相关性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从临床实际出发凝练科学问题,开发新型抗肠炎药物是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项研究融合了基因工程小鼠、肠类器官体外培养、肠道微生态分析和粪菌移植等多项新技术,标志着团队在探索炎症性肠病新型治疗药物方向的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蚌埠医科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孵育计划、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944-7113(23)00582-2




版权所有: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邮编:233004

您好!您是本站第 332273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