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丨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善良是一种选择、一种定力

发布时间:2022-08-19   信息来源:暂无

中国医师节丨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善良是一种选择、一种定力

 纵深2022-08-19 07:3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医生要对病人微笑,但更希望病人来复诊时能露出喜悦的笑容。

抗疫对所有人来说是一场大战,对医务人员来说更是一次大考,而对医学生而言则是一堂大课。

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专访。

直面当前医学教育的诸多难点,他说:“守住善良的本心,是医生最朴素、最重要的品质。而有温度的医学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温度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为病人选择什么材料,用什么药
最能反映医生的本性

上观新闻:在今年交大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您强调:“医生最重要、最朴素的品质是善良。”为什么选择“善良”作为临别赠言的关键词?

范先群: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具备许多品质,但最重要、最朴素的品质莫过于善良。古人云:医者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行医先要“正其心术”。对当今的医生来说,善良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医学毕业生成为真正的医生后,几乎每天都要目睹生死,经历医德伦理的考验,面对种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唯有善良才能将那些影响他们治病救人的杂念排除掉,用善心、爱心、仁心去帮助每一个病人。

上观新闻:善良是心灵的底色。从医三十多年,您怎样理解医者的善良?

范先群:医者的善良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我的专业是眼眶病和眼肿瘤,经常会遇到从全国各地来的疑难危重患者。有的病人已经辗转于多家医院,对我说:“范医生,其他医生跟我说过的话我不想再听了。我就想请您帮我做一个决定——假如我是您的亲戚,或者假如您是我,您接下来会怎么做?”这个时候,我会实事求是地告诉他,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做。但我们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都不一样。我还是要根据他的综合情况,提出可能最适合他的选择。

治疗其实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并不是把所有最好的技术都用到某一个病人身上,就一定会得到最理想的结果。比如晚期肿瘤病人,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

上观新闻:可病人难免求医心切,如何帮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范先群:我一般会先告诉病人,你的病能不能治。如果我能治,一定竭尽全力。如果我不能治,我会建议他找哪位医生去治。

最近我在看门诊时,遇到一个晚期肿瘤病人,在外地已经开了好几刀,要求我尽快给她手术。我告诉她,你的情况没有必要再手术了,虽然我可以给你开刀,但并不能改善你的病情,建议你尽快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

每一次做手术前,我都会告诉病人,你花了钱、受了苦,能得到什么效果。假如手术带来的弊大于利,就建议他不要做手术。

上观新闻:善良是一种选择。

范先群:没错,更是一种定力。如果守不住一颗善良的心、为病人着想的心,就容易钻到钱眼里去。

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在做手术的时候给病人用了一种比较贵的止血针。我发现后,问他为什么要用。他说因为担心血止不住。我说,如果这位病人是农村来的,可能一头牛就被你“用”掉了。你这样做让我很失望。

我带过许多年轻医生,在手术时为病人选择什么材料,术后用什么药,最能反映出一个医生的本性。一个事事因利益驱动的人,即使再聪明、再勤奋,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好医生。

上观新闻:可是人的本性很难改变。

范先群:确实很可能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或规则来规范医生的行为。我后来就规定,手术中不得随意使用这种针剂。一旦发现有医生乱用昂贵材料,我就会找他谈话,多次乱用,就会扣他的奖金。

我告诉年轻医生,只要从本心出发,尽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不会在待遇上让你吃亏。天天只想着算奖金、算工资,将来是很难有大出息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小医生”面对“老病人”
有时比考试还难

上观新闻:作为国内著名的医学院校,交大医学院如何在医学生的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

范先群:我们前几天刚从昆明医科大学考察回来。今年我们学校在云南省高考本科普通批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仅次于清华和北大。这批孩子中一定不乏高智商者,也不乏刻苦努力者。在日后的教育中,除了教授他们医学知识,如何发扬他们本性中的善、守住心中的善,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在我看来,培养医学人才不是培养只会读书考试的机器。只有当医学教育有“温度”时,培养出的学生将来才不会是冷冰冰的只会开刀的医生。

交大医学院的本科生“班导师制度”已经坚持了十余年。班导师并不是辅导员,而是由学校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的中坚力量担任。班导师可能是学院的领导,也可能是首席科学家、首席教师、临床科室的主任等。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他们不仅定期与学生们谈理想谈人生,还会做学生的贴心朋友和医德表率,组织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去门诊、手术室、实验室见习,通过言传身教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路校准。

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去孤儿院、养老院。既要创造机会把优秀的孩子送到全世界顶尖的学府游学,让他们增长见识,也要带他们去接触真实的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上观新闻:但近年来,大家在就医时还是有一种感觉:和老一辈的医生相比,有些年轻医生很难真正与病人共情。

范先群:医生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成才的周期特别长,我们学校的医学生5年本科毕业后还要再读硕士或博士,毕业后要经过几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正式进入医院工作时已经三十二三岁了。而从事其他职业的同龄人或许已经小有成就了。

刚刚工作的“小医生”面对“老病人”是一种考验,有时比考试还难。有些“小医生”看到“老病人”甚至还会紧张。“你这么年轻,能看好我的病吗?能开好刀吗?”有些病人会当面发问,更多的则是在心里怀疑。

上观新闻:您当“小医生”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病人”?

范先群:我当住院医生的时候,有一次主任让我上手术台做白内障手术。那时候没有超声乳化设备,全凭手里的一把刀,我把眼球划开120度,把晶状体取出来,再把人工晶体放进去。那把手术刀好像有千斤重,我的手心里都是汗。好在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第二天一早 ,我去给病人换药,我的病人和主任的病人住在同一间病房。我把我开刀的病人眼睛上的纱布打开,让他的眼睛适应一下光线,然后去一边准备换药。我听到他兴奋地对病友说:“我能看到你了!”而主任的病人还看不清他,于是有点失落地开起玩笑:“你的眼睛是小范医生开的,你已经能看见我了,而我的眼睛是主任开的,我却还看不见你。看来是我的眼睛长得不好。假如我的眼睛是小范医生开的,那我可能就要瞎了。

你看,病人对小医生建立信任是多么难。三十多年前如此,现在的医疗环境对年轻医生来说更难。

所以,医生要对病人善良,病人也不妨多理解医生。有些年轻医生看起来不太亲切,可能是因为他们处理矛盾的经验不足,抱着言多必失的心态,产生了过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候一上午看四五十个甚至更多的病人,客观上也决定了他很难细致地回答所有的问题。


话剧《清贫的牡丹》剧照

医德教育应从“大水漫灌”
到“精准滴灌”

上观新闻:从医学生到成为真正的医生需要十几年的努力。而且,医生刚工作时的收入也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否始终坚定从医的信念,内心充满价值感?

范先群:医生面对的是生命,手术刀下是人。医生的培养周期长是医生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看似漫长的培养过程其实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十多年的求学与实践中,医学生学习的不仅是知识与技术,也是在学习认识社会,学会做人。

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医学院时,都是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我曾问过一些学生为什么要学医,有学生告诉我,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没想过要学医,但是经历疫情之后,坚定了报考医学院的决心。想学医的学生,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是准备好面对学医路上的艰难困苦的。

当然,医学院培养的不都是医生。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国家“双一流”学科不仅有临床医学,还有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和药学,此外我们还有预防医学、护理学等许多专业。我们鼓励学生在求学早期就接触临床,如果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做临床工作,将来也可以从事科研等工作。

上观新闻:假如一味强调、灌输仁心大爱、医德医风,对现在的年轻学子管用吗?

范先群:仁心大爱不能靠口号式的灌输,而是要靠长期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刚才我提到的本科生班导师制度就是一种“精准滴灌”。班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间成为学生们的领路人。这十余年来,我们发现,学生们都非常喜爱班导师,学校每年还会评出“十佳班导师”,互相交流经验。

在近年来的新生入学仪式上,我们会让学生们观看以王振义院士为原型的话剧《清贫的牡丹》。王振义院士秉持一颗仁心,善作善成。他刻苦钻研、大胆求索,他所开创的“上海方案”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第一种可被治愈的白血病。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让同学们感受到什么是大师精神,立志以王振义老师为榜样,不畏权威,大胆创新,淡泊名利。

此外,我们还请附属医院的抗疫英雄们走进课堂,让他们从“台上”走入学生的“心底”。我们之所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项目,也是希望在这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责任感,激发他们的使命感。

上观新闻:除了道德要求高,医生这个职业的专业要求同样非常高,不仅成才时间长,还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范先群:的确,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过许多人的想象。我当小医生的时候,做手术只能凭借一把刀,后来有了内窥镜、导航内镜、机器人……以前做白内障手术要把眼球切开120度,后来刀口缩短到6毫米,现在仅有1.5毫米。

因此,医生不能满足于简单重复的劳动,必须要与时俱进。我经常跟学生说,能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就取决于你6点下班后做什么。假如你一心追求安逸的生活,不学习,不研究,不创新,就要做好被淘汰的准备。

上观新闻:假如一位医生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看病,对病人也很和善,但在科研方面没有投入很大的精力,能不能称得上是好医生?

范先群:医者的大爱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微笑上,而是要切切实实把病人的病看好。我们要对病人微笑,但更希望病人来复诊时能露出喜悦的笑容。专注于临床工作,把病看好,把刀开好,处处为病人着想,就是一个好医生。但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要为病人解决难题,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术。医生的科研工作就是凝练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运用最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解决难题,提高水平。


今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70周年

既要攻克疑难杂症,
也要有“全健康”理念

上观新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在国内开创了“X+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先河,近年来又提倡“医学+X”的模式,“X”是指什么?

范先群:2002年,参照北美医学教育模式,交大医学院率先推出了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面向全国一流高校理工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开设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开创了全国“X+医学”人才培养的先河。这种复合型培养模式吸引了多学科背景的一流生源来学医,打破了传统医学人才的单一学科背景。当年的这批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综合知识比较全面,他们中有不少人现在已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我们最近正在全面研究和分析总结这种培养方式的长期效果。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之后,交通大学医学院格外重视学科交叉,开设了一批医工交叉、医理交叉、医文交叉课程,着重培养医学生复合型创新能力。“X”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不仅指理工类,也包括人文社科类课程。

上观新闻:今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70周年,您认为目前的交医与世界一流医学院还有哪些差距?

范先群:上海交大医学院历经126年的办学历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贡献。当前,我们正在对接“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面向“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

交大医学院不断完善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水平医学院的“交医模式”,但与世界顶尖医学院相比,我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上观新闻:经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您对医学生的培养有哪些新的思考?

范先群:未来,上海交大医学院将在病毒研究、重大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领域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培养攻克疑难杂症的专家,也要培养公共卫生专家、病毒学专家。

目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医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医学教育也必须随之转变。在“新医科”的理念下,医学教育将由治疗向预防、康养延展,突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健康”理念。我们也将培养更多有全球思维、有“全健康”理念的人才。


范先群在为病人检查

人物

为了一双双渴望光明的眼睛

世界上最澄澈的,莫过于孩子的眼睛。

从医三十余年来,范先群为许多不幸的孩子保住了眼睛,恢复了光明。

语馨(化名)被父母抱到范先群面前时,只有3岁。她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

在我国,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死亡率超过10%,患者的眼球摘除率近50%。如果得不到早期诊断,家长只能在保命与保眼之间做出痛苦的抉择。

过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依靠全身静脉化疗,但由此产生的副作用较大。“我们必须进行科研攻关,突破现有的治疗手段。”范先群说。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九院眼科团队开展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介入化疗技术攻关,这种技术能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将毒副作用伤害降到最低,提高患儿的保眼率。

在范先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语馨不仅保住了眼睛,还保留了部分视力。出院时,她在范先群耳边轻声说:“谢谢你!我爱你!”

如今,语馨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她说,自己长大后也要做医生,帮助更多的孩子。

二十多年前成为九院眼科主任时,范先群只有36岁。有前辈曾向他传授经验:“你要抓住白内障手术、近视眼手术、视网膜手术,多开这些手术,下面的医生就会跟着你干,否则你这个科主任是做不长的。”

范先群明白前辈的好意。白内障手术一天可以开数十台,病人多,收入也相对较高,但他偏要研究那些别人看不好的病。范先群坚信,治疗常见病固然重要,但如能在疑难杂症上有所突破,尤其在眼科疑难疾病——眼眶病眼肿瘤上有所突破,必定更有挑战性。

小小的眼眶其实结构非常复杂,内含眼球和视神经等重要组织,而且与颅脑和颌面相通。怎样提高眼眶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是临床上的难题。为此,范先群提出了“导航内镜”新理念,建设医工交叉研究团队,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镜导航手术系统。

2021年,范先群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欧洲一家著名机构公布了“全球眼眶领域专家”国际排名,范先群以中国第一的名次在全球近2万名眼眶领域专家中跻身前0.1%,并位列“全球眼眶骨折专家”第二名。

范先群并不只是一个人埋头苦干。他想办法为学生们搭建各种平台,让每位优秀的学生能够掌握独门绝技,从而发展眼眶病的各个亚专业。如今,上海九院眼科已成为眼眶病眼肿瘤世界单体最大诊疗中心,许多慕名而来的病人都把九院眼科视为最后的希望。

为了让更多的眼眶病患者恢复光明,范先群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公益项目,长期支援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把光明送到那些最贫困、最缺医少药的地方。

与此同时,范先群深知,只有通过培养更多的眼眶病眼肿瘤专业人才,才能为更多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及时解除病痛。2018年,范先群带领团队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专注于眼眶病眼肿瘤的眼科联盟,全国79家医院开启了眼科跨区域深度合作的新模式。目前,加入单位已经扩大到229家。

他还带领团队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关爱基金,今年又启动了“悦目瞳行”眼健康公益基金,旨在培训更多眼科医生,救助更多眼眶病和疑难危重眼病患者。

范先群期待着更多眼科医生齐心协力把光明撒向全国。


版权所有: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邮编:233004

您好!您是本站第 332626位访问者